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

人祭的故事:一個誤解上帝的父親



《士師記》十一章29 – 40 節記載著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:

       士師耶弗他和亞捫人爭戰之前,也許是出於信心不足,他向上帝許願,若是他能夠得勝回來,就要把第一位從他的家門出來迎接他的人獻為人祭。
這是怎樣的一種「上帝觀」啊!上帝並不喜愛祭祀,而是喜愛公義的行為與憐憫的心。以色列的上帝並不像迦南地其他的神明要求人祭,在亞伯拉罕與以撒的故事裡,我們看到上帝嚴正地說:「不可下手害那個孩子!」


我們看到耶弗他雖然向上帝祈禱,但是他的宗教心卻是深受那些要求人祭、以流血犧牲來換取上帝的悲憫的信仰文化所影響。他沒有真的傾聽上帝要什麼。

在《士師記》裡,上帝對耶弗他的許願,保持沈默。耶弗他照著他自己的宗教心,決定他要做的犧牲。
結果,當他得勝歸來,第一位跑出來迎接他的,竟是他所疼愛的女兒(其實應該料得到啊!)

照他對上帝所許的願,他必須把最愛的女兒獻為燒祭,就像亞伯拉罕準備奉獻以撒一樣。他難過地講了許多自憐的話,他的女兒卻安靜地開導父親,要遵照他自己先前所許的願來做。
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,這位女孩為自己爭取最後的一點生命的空間,她設計了一個儀式,邀請「同伴」們,一起到山裡去住兩個月,好好哀哭她「終為處女」的狀態。這個儀式,在她死後,變成紀念她的儀式:「此後以色列中有個規矩,每年以色列的女子去為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兒哀哭四天。」(士師記十一40)




被恐懼與權力鬥爭所困的教會,真的很像耶弗他。雖然上帝已經揀選、也必同在,但是教會定睛所看的,卻不是上帝的豐富與能力,而是「敵人」的強大。把這個世界的進步視為是「敵人」的教會,很難避免被恐懼與焦慮遮蔽了仰望上帝的視線。他會被自己想像出來的上帝所驚嚇,被自己因為出於恐懼所許的願所困。

以天真純樸的愛,奔向教會的懷抱的同志基督徒,實在很像耶弗他的女兒。原本興奮地要歡慶「教會的勝利」,卻變成教會恐懼之下的祭品,被犧牲,還要被埋怨,被責備。就像耶弗他認為過錯都在這毫無心機的女孩身上,教會對所受的一切挫折與困頓,很難自省,而只會將責任推到原本跟教會面對的爭戰毫無關連的人身上。

耶弗他的女兒終為處女。而這是值得好好哀哭的事。不只是在她生前最後兩個月,她的同伴陪伴著她哀哭,以後每年,以色列的女子都要為她哀哭四天。一個沒有好好的愛過,就被硬生生地犧牲掉的生命,需要許多許多的哀哭來紀念。她的「順服」與她的悲痛是一樣沈重的。

這個女兒,就像我所認識的幾位同志基督徒,曾在遊行的隊伍裡揹著白色的十字架,十架上釘滿自己過去因為這個獨特的身份所承受的一切侮辱、傷害與苦痛。同志基督徒把自己傷痛的十字架,撐在上帝與憤怒的人群之間,試著搭起橋來。但是憤怒與暴力的巨流,很可能會把這一點點真純的力量捲走、壓碎,變成犧牲品。但是在這個過程裡,還是有一群人,會繼續唱著他們人生的歌曲,陪伴這條犧牲的路。

耶弗他的女兒所認識的上帝,和她那驚慌恐懼、自憐自艾的父親眼中的上帝,應該有很大的差異。就像耶穌基督以對天父深刻的愛的瞭解,對復活的盼望的確信,而願承受十架之死,耶弗他的女兒把自己交付在一個「拒絕人祭」的上帝手裡,走過死亡,成為紛亂與爭鬥的時代裡,一個真純的盼望印記。在一個只剩宗教規則、沒有上帝的時代,她單純的信心,仍在見證一個「生命的主宰」的上帝。

她的世界,和那些前來爭取土地的「亞捫人」也大不相同。她不為自己爭取生存的空間,她不參與戰鬥,也不反抗,死亡卻偏偏臨到這樣一個無辜者。她所能做的,就是在她的上帝所賜予的力量與智慧裡,為自己爭取「哀哭的權利」,用力地,在同伴的圍繞下,為自己還未綻放的生命哀哭。



「哀慟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得安慰。」
(馬太福音五4)
       耶穌用祂的生命告訴我們這「得安慰」的福份。

在目前的台灣教會的局勢裡,很多時候,我們有很深的無力感。我們沒有能力阻止像士師耶弗他一樣的宗教領袖一再誤解上帝,我們沒有辦法阻止在許多基督教的團體裡,執意只看見「敵人」、「毀滅」與「墮落」,卻看不見上帝美善的拯救之恩的情況。我們甚至也沒有能力去阻止無意義的犧牲。

也許在這個階段,在台灣教會整個瘋狂地向右轉的時候,我們能做的,只是「陪伴」,也許我們的力量會放在「一起哀哭」,一起背十架,就像在雨中點亮「微光」的那個晚上。但是我們也深信,創始成終的上帝,會在祂所預備的時刻,讓我們認出祂的恩惠與慈愛,體會到祂所賜的生命,與祂真實地面對面。到那時,教會也許會放下恐懼,擁抱那奔向教會的熱情兒女。

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

天搖地動中新世界臨到—杜勒的啓示錄插畫


每一次,發生大自然的災難,或是劇烈的政治變革、經濟恐慌、無法止住的戰爭等等,總是會有人起來警告:「末世就要來了!」這「末世」的感受,在聖經《啓示錄》裡可以找到非常豐富的意象。於是,充滿危機與轉變的時代,也就是人們愛讀《啓示錄》的時代。

時代之輪快速轉動,世界劇烈地改變著,古老的帝國就要崩解,許多新興的力量起來與舊權勢角力,或在體制內鬥爭,或興起革命。新思潮、新觀念、新科技衝擊著每個人的生活,帶來新的機會,改變了原本的社會經濟結構。活在這樣的時局,令人感到興奮,也令人感到憂慮恐懼。

畫家杜勒(Albrecht Dürer )就是生長在這樣一個變動的年代。
當他在慢慢地用他高超的繪畫技巧為自己贏得一定的名聲時,歐洲人開始偉大的航海冒險壯舉,證實了大地不是一片平平的、方方正正的薄片,而是一個圓球。航海者也帶回許多新知識,啟動新的投資。他也享受著印刷術發達的好處,親眼看到新知怎樣快速地傳佈開來。他的畫作可以大量印製,為他帶來財富。他抓住了時代給他的機會,學習著新的技術。

但是,同時,在歐洲各地,衝突與戰爭不止息,貧富差距極大。受盡壓迫的農民現在可以讀到聖經了,他們興奮地帶著他們心目中的上帝國異象,起來革命。而在威丁堡,一個修士馬丁路德所發起的神學討論,竟然變成一場翻天覆地的宗教改革!政治的威權與宗教的控制通通受到徹底的挑戰。對許多人來說,他們所熟悉的世界已經終結了。但是那個新的世界,是那麼陌生,那麼失序而混亂。

在新天新地臨到之前

杜勒在1498年,以啓示錄為主題,創作了一系列的木刻版畫。這個主題在中世紀後期很流行。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,那些受苦、呼號、死亡的威脅,是他們日常生活裡可以具體地感受到的。他們也一定很渴望一切眼淚都被擦去,看見新耶路撒冷榮耀地降臨的時刻。

這些版畫非常受歡迎,大量印行,廣為流傳,奠定了杜勒的畫家地位。刻這些版畫時,他只有27歲,用冷靜的目光,豐富的知識基礎,刻畫出一幕幕精彩的畫面。

其中廣被討論的一幅,是「啓示錄四騎士」。這是一幅很有速度與動感的圖。四位騎士從畫面的左側向右奔來,揮舞著手中的弓、劍、天平、三叉戟,馬兒踐踏著地面上穿著華服的人們。天上有天使飛翔著,指揮著他們行進的方向。






在啓示錄第六章當中,記載著羔羊揭開封緊書卷的印。每揭開一個印,就有一個讓地面上的人感到不安與痛苦的「騎士」出現。

第一位是騎白馬帶弓箭的戰士,甚至還得到冠冕,很尊貴。他要發動戰爭,而且會勝利。但這不是「最後之戰」,只是地面上許多衝突、爭戰、崩解的開始。

第二位騎著紅馬,有一把刀賜給他。他也是帶來衝突與戰爭,讓人失和。

第三位騎著黑馬,拿著天平。他帶來經濟的失衡與匱乏。

第四位騎著「死屍般的灰色」的馬,他的名字是「死」,還有一個跟班,叫「陰間」。

這看起來很可怕的四位騎士,人人都想要避而遠之,他們卻是上帝的工具。無論是被侵略、起衝突、經濟體系的崩潰,還是饑荒與瘟疫帶來的大量死亡,都是每個時代不得不面對的事。在啓示錄的脈絡裡,這一切都將只是新天新地臨到之前的一個過程而已,堅忍地持續盼望,守住羔羊的追隨者,也就是基督徒的身份,最終會得勝。

杜勒的畫,頗能抓住這個核心信息。在這幅啓示錄的四騎士圖裡,天上有光芒照耀,還有天使飛翔著,為四位騎士指點方向。很清楚地表達出一個信息:這一切都在上帝的旨意下成就。
四位騎士排列的次序,對觀者來說,是由遠至近。遠遠的第一位是拉著弓,戴著異國風味的冠冕的白馬騎士。第二位揮著劍的,在聖經裡說他的馬是紅色的,黑白的木刻版畫當然表達不出顏色。這兩位都被描繪成有力量的,衣著風格有點異國風味的戰士。第三位拿著天平的騎士,是全畫的中心,非常搶眼。他手中的天平被甩得高高的,一點也不像用來秤重的工具,我們幾乎可以聽見金屬碰撞的聲音了。他的衣服上的帶子也飛揚著,充滿動感。騎士長得非常粗壯,孔武有力,堅定的臉,直直地往前看。這是讓地上經濟恐慌,物質匱乏,物價瘋狂上漲,民不聊生的的騎士。杜勒以他為這些災禍中最突出的。

名字叫做「死」的第四位騎士在透視上,是最近的一位,但是和強壯的第三位騎士比起來,卻很不顯眼。骨瘦如柴的人與馬,後面還跟著「陰間」。陰間正在吞吃戴著華麗冠冕的公侯。在死亡前面,無論貧賤富貴,都是平等的。


上帝掌權安慰人

在啓示錄四騎士的圖裡,天使遠遠地高飛在天上,表明上帝的攝理。在這個系列的另一幅圖裡,眾天使與龍爭鬥,上帝掌權,勝過邪惡力量。一樣是一幅動感十足的木刻版畫。

這是精彩如小說的啓示錄十二章當中的一幕。第十二章描述一位「身披日頭,腳踏月亮,頭戴十二星冠冕」的婦人生下了「要用鐵杖管轄萬國」的孩子,卻遭到大紅龍的迫害。她得到「大鷹的翅膀」,飛到曠野避難。天上的軍隊由米迦勒率領著,與大紅龍戰鬥起來了,龍落敗了,被扔到地上。

這龍看起來很厲害,被稱為是撒旦,原本在上帝面前晝夜控告基督徒們,好像掌管了天上地下的許多權力。但是當上帝所定的時刻來臨,他就被天使打得落花流水。基督徒並不需要為自己戰鬥,而是靠著「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」得到勝利。他們的勝利,在於他們不顧惜自己的生命。





杜勒把這一幕天上的戰爭,安排在一個安靜平和的歐洲城鎮的上空,地面上有緩丘、平原,樹叢錯落有致,在許多屋舍之間,可以看見哥德式的教堂尖塔高聳。但是天上是劇烈的戰鬥,米迦勒張開翅膀,有力的腳踏在龍身上,手拿長槍刺進龍身。後面的天軍或張弓,或拿盾,或拔劍,姿態各異,彼此連結成一個堅強的隊伍。
天使為受苦的見證者戰鬥,保護弱小的生命。這一幕是上帝主權顯現的時刻。

他深信萬事互相效力

年輕時,杜勒畫了一系列的啓示錄景象,晚年時,他自己也見到異象。那是整個時代在陣痛的時期,宗教改革的火焰正在各處點燃,農民革命則以劇烈的暴力衝撞,要求新天新地的來臨。杜勒記下他在夢中看到的異象:

「1525年聖靈降臨節之後那週,在禮拜三到禮拜四之間的半夜,睡夢中我見到這個異象:好像有許多股大水從天而降。在離我約四哩的地方,大水撞擊到地面,發出可怕的巨大響聲,淹沒大地。我好希望在其他的大水降下來之前,可怕的景象就能把我嚇醒。其他紛紛落下來的大水,非常巨大,或近或遠。它們從很高的地方降下來,所以看起來好像速度很慢。但是當它們像第一道大水那樣地撞擊到地面時,速度卻變得非常快速,捲起的風浪是那麼大,把我嚇醒過來。我全身顫抖著,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回過神來。早晨起床,我就畫下我在夢中所見到的,願上帝讓萬事互相效力。」

時代大改變,衝擊一波接一波,末世感很重,但他仍相信上帝是歷史的主宰,相信萬事互相效力。他帶著這樣的盼望,走向個人生命之終,進入不朽。



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

大地震盪中的信仰課題

1755年11月 1日,里斯本發生近九級的大地震,幾乎讓這個繁榮的葡萄牙都城全毀,奪去數萬人的性命。而地震引起的海嘯,更摧毀了無數的船隻,讓原本帆檣雲集的熱鬧港口一片寂然。一夕之間,這大城市的樣貌全都改變,不禁令人想起《啓示錄》當中的場景。

這場大地震所震撼的,不只是大地、城市、村落,所影響的,也不只是政權與經濟體系,還深深地衝擊了啓蒙時期的哲學與信仰。原本安定諧和的,在「上帝所定秩序」下運轉良好的世界,突然被不可捉摸的幽暗所籠罩。

如果這突然出現的巨大苦難,是上帝對人的道德墮落的懲罰,為何摧毀的是一個平素敬虔、嚴守信仰規範、又是宣教根據地的港都呢?為何在地震中,教堂被毀,而看起來是罪惡淵藪的尋歡場所卻沒事。上帝公義的標準到底是什麼?若上帝要藉此整頓人類的歷史,祂所要建立怎樣的一個新世界?這一切的問題,都不是用簡化的信仰標語能夠回答的。
然而,人們往往會傾向於追求一個簡單的、不需反求諸己的答案。

伏爾泰在大地震發生後,寫出了辛辣的諷刺小說《憨弟德》,銳利地描寫出在大地震劫後餘生的恐懼裡,人們怎樣瘋狂地尋找替罪羊,硬要把他們測不透的苦難奧祕,歸罪在看似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身上。人們憤怒地想以最簡單的方式,治死他們心目中招來上帝之怒的人,趕快贏回他們所習慣的舊秩序。

在這一次「206美濃大地震」當中,因為台南的大樓倒塌,許多人命喪失,深深震盪人心,我們也看到這種「急著尋找替罪羊」的歸因說法,把完全不相干的人、事、物看成是引發大地震盪(上帝震怒)的原因。好像自里斯本大地震以來,這種人性的怠惰不曾改變過。

願意認真來思考的朋友,也許可以來看看福音書當中,怎麼處理這樣的問題呢?耶穌曾經與人談起他們所在意的,生命中突然出現的災禍的問題:戰禍、衝突、災難衝擊著人們。 
        耶穌說:「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,壓死十八個人;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?我告訴你們,不是的!你們若不悔改,都要如此滅亡!」(路加福音13:4-5)


       耶穌不認為受災的人,比倖存的旁觀與議論者更有罪。對著這些旁觀、議論, 想要把苦難推離自己身邊的人們,祂說:「你們若不悔改,都要如此滅亡!」
如果突發的災難是一個「提醒」,受提醒的人,不該是急著找替罪羊,忙著把指頭指向與自己相異的人,反而是要進入自己內心深處省察,徹底改變生命的方向,「悔改」。
反求諸己的悔改,乃至整個信仰群體、台灣社會如何「悔改」,才是這次大地震帶給我們的信仰課題。

怎樣才能離開「瑪門」的綑綁,全心轉向上主,讓台灣重新找回誠實、重義的文化,能不以利益為考量地彼此相愛?如何在居住正義、水土保持、都市土地規劃上,不屈從瑪門,而是順服上帝的生命之律?
在地震後,倖存者的課題是如此之多!願聖靈在我們當中,以長長的氣息吹拂我們,推動我們走向真正的悔改之路,絕不任隨己意,聽信謠言,遁入那傷害生命的方便法門。

王貞文 2016.12.15


生命有時遇見地震
思想系統彼此較力
權勢激流互相衝撞

根基版塊搖撼
轟隆震盪
撞擊成山巍峨猙獰

大地之心迸裂
深溝斷壁
無底深淵通向未知

大地未死
生命腳步慢慢移動
歲月修整山嶺
一點綠意醫治破碎
眾生齊力纏裹裂創

滑動的地土岩壁上
仍有祂的手扶持
祂擦去苦痛的淚
親吻破碎身心

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

「四旬期」-- 以愛的行動來迎接復活



「四旬期」-- 復活節之前的靈性操練

復活節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節慶,普世歡慶基督耶穌從死復活,為了上帝的愛克服了死亡的恐怖而感到歡喜。為了預備過復活節,中世紀的教會傳統發展出受難週前的四十天預備期,稱為四旬期(Lent),或四旬齋、大齋期、預苦期。這是一段內省、安靜、適度禁食、藉著刻苦己身來滌清自己的靈魂,迎向上帝在基督裡向我們顯明的愛的時節。

今年的復活節在三月27日,四旬期的開始,則是在二月10日。這個時間,在台灣,大家也許還在沈浸在春節的氣氛當中,喜氣洋洋的,很難收心。不過,在熱鬧而豐盛有餘,或是充滿親情的壓力與緊張的年節之後,實在更需要有時間來沈澱心情、練習節制、面對自己啊!

基督新教沒有「守齋」的規矩,但是近年來,注重靈修的基督徒開始發現這個古老傳統的美妙之處,並年復一年地在復活節前四十日特別警醒地禁食、祈禱、反省究察自己內心。經歷過這樣操練的人,常會用發光的臉龐,向人說起自己的身心怎樣得到解放,重新得力。
這就像是與耶穌一同經驗在曠野禁食禱告,默思自己將來的使命。在這個過程中,可能經歷掙扎、試煉,直到贏過魔鬼的試探,揮別晦暗不明的過往,帶著明亮的心思跨入上帝所預備的道路。




懺悔與效法基督

傳統教會裡的四旬期,是由「聖灰日」的儀式開始。希伯來聖經裡,撒灰在自己頭上、身上,是用來表達懺悔、憂傷、悲悼,也象徵著人的生命脆弱與短暫。在天主教會裡,會收集前一年「棕樹主日」所舉的樹枝,燒成灰,祝聖過之後,在這一天在信徒額上以這個灰燼畫上ㄧ個十字,並提醒他們:「你本是塵土,仍要歸於塵土。」這個儀式提醒信徒開始思索自己存在的狀況,並增強他們在這四十日藉著禁食的操練,與基督更加親密的信念。

我們基督新教的教會並沒有「聖灰日」(聖灰禮拜三),但是我們仍可以在這一天,在祈禱當中,「向自己死」,再一次慎重地檢視自己生命裡需要懺悔與哀哭之事,並把它們排列在上帝面前,等待祂的寬恕,等待祂賜予復活新生命。
以懺悔開始,讓「老我」死去,但不是停止在自己,而是要向著「追隨基督」的路前進。四旬期的種種操練,是為了效法基督,與祂一同揹起十架。



傳統教會有嚴格的「禁食」規定:如一天只吃一餐,不吃葷食,不喝牛奶等等。有些很願意嘗試禁食操練的基督新教朋友,也曾嚴格地禁食四十天,只喝水或果汁。這種同時也為身體進行「春季大掃除」的操練,在現代講究健康的人當中也頗受歡迎。

但我們很難要求所有的信徒都選擇如此嚴格的禁食操練。而且,當我們太集中心思在身體操練的成就上,也許會過分為自己在身體的節制的得勝而洋洋自得,而忘了最重要的,是藉著節制與匱乏,來做心靈的操練。


教會可以鼓勵信徒,就自己目前生活的狀況,來選擇要「捨棄」的事物,當成四旬齋期操練的項目,比如:放棄看某個常看的電視節目,暫時停止某項遊戲,減少上網時間,在飲食上節制等等。


但是這些外在的操練,只是為了要幫助人進入心靈的操練。在一切的「捨棄」當中,唯有一面默想基督,讓這些操練成為祈禱的一部份,才真的有意義。


一共六週,我們在讀經日課裡思考人的罪性與基督的救贖之功,咀嚼先知的話語,思念為了宣揚福音付出代價之人的美好腳蹤。我們也與基督一起進入我們生命裡的曠野,效法祂,反覆思索、衡量上帝的話語與應許的意義。

祂拒絕了「把石頭變成餅」的誘惑,約束自己的能力,寧願忍受物質的匱乏,只以上帝的話語為力量泉源。


祂拒絕想要「看見天使來扶持」的誘惑,不願在魔鬼的挑激下「試探」上帝的保護能力,因祂深知上帝的愛,也願意把自己的生命的主權交在上帝手中。

祂在「掌管萬國的權柄」的誘惑面前,不為所動,因為祂唯一敬拜的對象,就是上帝。

匱乏、缺乏安全感、對權力的渴望,一樣是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得不斷面對的問題。

四旬齋的靈修,是一個可以好好面對這些問題,好好地祈禱的機會。






將禁食轉化為愛的行動

進行禁食、捨棄的操練,有時候會讓人產生一種屬靈的驕傲,認為自己藉著身心的操練,可以贏得上帝特別的眷顧與憐憫。這是我們得極力避免的心態。因為,上帝的眷顧與憐憫,乃至祂的祝福,都是照著祂的意思來行,我們的苦行與努力,都不能改變祂的心意。禁食操練的種種「好處」,是讓自己的心靈重新變得清澈,更能效法基督。節制與捨棄,並非只是造就自己,更要使他者得到福祉。

如果我們認真地讀先知以賽亞的話語,我們會讀到「真正的禁食」的意義。禁食者怨歎他們努力刻苦己身,上帝卻不憐憫眷顧他們的家國。先知卻指出那些努力禁食,努力遵守律法、禮儀,卻欺壓困苦人、彼此爭鬥傷害的現象。貌似敬虔卻言行不一,行為缺乏公義與愛,阻擋了上帝旨意的成就。以賽亞書中這樣寫:

「我所揀選的禁食,不是要鬆開凶惡的繩,解下軛上的索,使被欺壓的得自由,折斷一切的軛嗎?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,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,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,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嗎?這樣,你的光就必發現如早晨的光;你所得的醫治要速速發明。你的公義必在你前面行;耶和華的榮光必作你的後盾。」(以賽亞書 586-8

刻苦己身,以行動使受欺壓者得自由。自己甘願饑餓,為了與貧困者分享所有。甘願捨棄,為了使遭受到剝奪與羞辱之人重新得到保護、贏回尊嚴。這樣的「禁食」,將為整個社會帶來醫治。把禁食轉化為愛的行動,是一個更高的層次,也更貼近基督的受難與復活的真義。
四旬期操練的一些行動建議

以「將禁食轉化為愛的行動」為原則,在我們具體的處境裡,有哪些可能的行動呢?這裡提出一些建議,讓我們從自己身邊做起:

ㄧ、和好

放棄某些享受,改掉某些習慣,來與家人、鄰舍、大地和好。比如說,關掉電視,增加彼此談話的機會。
停下滑手機的手,學習重新彼此面對面。
不吃垃圾食物、拒絕廣告誘惑,在粗茶淡飯中,與大地重新和好。
盡量走路、搭大眾運輸工具、節能減碳,與萬有和好。

二、助人

當你禁食祈禱時,也同時用更多的時間去瞭解、體諒這個社會的弱勢者與困苦人,尋找使他們重新站立起來的方法。在衝突之處,把指摘人的指頭放下來,學習靜默與傾聽,努力成為和平使者。

三、分享

最簡單的一步,是將你禁食、節制慾望所省下來的金錢,捐給需要的人。
更進深的一步,是徹底地開放自己,捨棄對「安全感」的執念,分享你所擁有一切物質與精神的寶貝。
如同那篇被稱為聖方濟的禱文中說的:「但求安慰人,不求受安慰...因為,在捨棄時有所得,在死亡中有永生。